新闻动态
首页 > 全国高校用户体验、创新设计、视觉传达、工业设计、人机交互与产业战略设计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邀请函
全国高校用户体验、创新设计、视觉传达、工业设计、人机交互与产业战略设计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邀请函
发布日期::2020-11-30 11:03:31    浏览次数:901 分享到: 0
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友达建议要重视用户体验人才培养。这已是叶友达连续多年为“用户体验”行业代言了。企业创新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持续地将用户体验和技术不断调整达到最佳匹配的过程。2018年,他提出了用户体验的设计创新是加速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工具;2019年,他提出了关于推动用户体验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今年他将目光投向了用户体验人才培养。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13日,科技部等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智能科学、体验科学等基础研究,开展语言及视听认知表达、跨媒体内容识别与分析、情感分析等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展人机交互、混合现实等关键技术开发。”这也标志着‘用户体验学科建设’已经纳入国家发展视野,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各行业对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具有实践能力的用户体验人才越来越受到国内一流企业的欢迎。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创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用户体验设计师UI设计师和视觉界面设计师成为心理学、社会学、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设计、美术设计等毕业全新的就业方向;那么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理论和实践兼备的用户体验人才,并在高校建构并探索用户体验相关专业课程及学科发展路径,便逐渐成为各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与新挑战,对用户体验从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国内各高等院校及同行间的交流,培养国内的师资力量,我单位特举办“全国高校用户体验、创新设计、视觉传达、工业设计、人机交互与产业战略设计研讨会暨师资研修班”具体内容如下:

一、参会对象:

       各大院校心理学、电子商务、社会学、统计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交互设计、软件设计,WEB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视觉界面(UI)设计、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设计、美术设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带头人及专业教师、研究生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用户体验相关人员。

二、授课专家及授课内容
授课专家
冯林,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创新创业学院原院长,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万名创新创业导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副理事长,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十余项,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等多项奖励。冯林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教学、科学研究和产品转化等工作。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国家级竞赛奖励30余项,是创新教育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50余项,开发新产品10余项,先后出版《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大学生创新基础》、《批判与创意思考》、《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及专著1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检索论文100余篇,多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等慕课平台上线。
 
马志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基础部教师、艺术家、策展人 
2020年中国航天文创专家库专家评委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师
2018年“自然”个展,双城咖啡,北京中国
2016年“内观之道”青年艺术家联展,成蹊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6年“学院的维度”青年艺术家联展, 成蹊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年意中双年展,都灵,意大利
2015年“一如自如”实验影像展,成蹊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年“塔——灵魂的安放处”,成蹊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4年中意双年展,在3画廊,北京中国
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年《塔》系列作品发表于《中国美术》、《今日画刊中国》杂志
2013年“物与心”青年艺术家四人展,在3画廊,北京中国
2013年实验录像艺术展,东隅酒店,北京中国
2013年“界”续展,铸造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年“没有天空的都市” 青年艺术家联展,元典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年“楔体”青年艺术家联展,绥风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2MA BROTHERS 艺术组新作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年组建MA BROTHERS艺术组(马志强+马志勇)
2011年第二届中国当代学院水彩艺术展,中国美术学院,杭州中国
2009年英国东方电影节实验电影单元,伦敦英国
2008年研究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北京中国
2007年录像作品及访谈发表于《大众DV》杂志
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1年出生于山西
 
詹秦川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陕西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丝路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中心主任、视觉传达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业设计专业负责人。兼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领域专家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创新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工业设计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安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2项,主持省级项目3项;荣获201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西安市第十次哲社奖二等奖、2017陕西高校社科成果奖三等奖;指导学生获第四、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银奖等奖项;在《装饰》、《美术与设计》、《传媒》、《艺术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
担任中华好设计奖、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泰达杯”全球青年创意设计大赛、丝路国际双年展评委、首届西藏工业设计大赛评委;先后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白俄罗斯等国进行艺术交流。
李镇,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与策展。其研究以对中国年轻艺术家、策展人的田野调查为切入点,思考当代艺术的全球在地议题并使之转化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他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艺术学博士学位,曾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联合培养博士生”在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跨艺术、身份与国家研究中心(TrAIN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留学,曾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多部著作,其编著《十二次访问:策展人》和译著《数字艺术》即将出版。
王建民,教授  博士  博导(设计学、软件工程),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教授/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智能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用户体验实验室、智能汽车交互设计实验室联合主任,芬兰Rightware公司-中科创达智能汽车事业部“Kanzi Learning Lab”合作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2018-2022)、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常委。研究方向:智能媒介、交互设计、虚拟仿真。
19998月开始在中山大学任教,20136月调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粤港关键技术重点突破项目等20余项。获得43项发明专利授权。获得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用户体验联盟优秀实践案例、“一带一路创新设计榜《院士推优计划》”百强奖、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者、广东丁颖科技奖(20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三),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2008年第三、2003年第三、2001年排名第二),英国Literati Club"Outstanding Paper in 2002"奖(第二作者),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排名第二)、2008年获得花旗集团优秀奖教金。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
 
郑刚强,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甬江学者,QUT访问学者;设计战略专家,产业战略设计开创者;星云系统、设计战略研发中心、武汉船舶工业设计中心创始人;全国邮轮设计联盟创始副理事长,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及参与纵向课题20项,主持横向课题数十项,完成设计项目300余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72篇;获国家专利19项,获奖57项;带团队获IF、红点等国内外设计大奖253项;在船舶工业设计领域开创了国内10余项第一;在船舶艺术设计、产业战略设计两个方向领先获批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担任中法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泰国格乐大学及多地政府、行业、企业战略设计顾问——针对社会经济产业现实性难题,以星云战略设计智慧汇聚各领域核心资源综合赋能,驱动“产学创科教文”融合创新发展。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122
 19:00-21:00
(冯林)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
 
 
主要内容:
1提升创造力。包括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造力?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在创造力开发中所处的作用;
2培养创造性思维。包括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创造性思维四个过程、创造性思维五个特征、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七个途径;
3掌握创新方法。包括创新方法的涵义、创新方法的发展历程、系统地介绍常见的九种创新方法。
123
 19:00-21:00
(马志强)
平面图形创意的逻辑问题
 
徐冰老师说创造力分为可教之部分和不可教之部分。本次网课旨在分享高校视传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图形创意教学方法,将天马行空的灵感式教学改进为理性稳定的工作方式,即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词的系列核心属性展开的逻辑发散,从而更好地完成对主题创造性地发现与设计,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
一、平面图形创意教学的研究背景
二、以杯子图形为例,详解教学方法
三、平面图形逻辑联想方法的优势
四、结语
124
19:00-21:00
(詹秦川)
有温度的产品与场景思维
1、有温度的产品案例引入;
2、场景思维概念解构和导入;
3、场景事件与关联触点矩阵;
4、基于场景思维的设计案例分享。
125
19:00-21:00
(李镇)
全球在地——
中国青年策展人的十二个案例
 
1、 作为研究对象的展览史
2、作为研究对象的策展人
3、关于十二个案例的讨论
4、结语
126日
 19:00-21:00
(王建民)
《智能媒体“融合”的交互设计》
 
演讲提出“未来生活的展望”,5G时代,是质的变化,开启了一个新的梦想:万物互联,万物皆媒,推动了智能传播的发展。未来智能传播的形态可能不是个别传播平台,而是系统网络性的平台,更有可能是横跨不同的人-机-环境系统的综合联动体系,而且体系还会不断地自主优化升级。
   但在AI智能时代,人与机器人工智能交叉的不同层次,体现在对环境的不同的态势感知,人与技术的交互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智能的本质是“仿人”的,未来智能传播研究的核心,是在人机环境中构造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媒介价值秩序和结构,使得价值在人类社会理论中进行传递。
主要包含:
1、交互设计基本概念
2、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交互设计
3、智能环境中的交互设计方法与测评方法
127日
 19:00-21:00
(郑刚强)
产业战略设计——
设计学创新升级之路
内容简介:设计学根植于产业经济,必须从战略高度与产业深度融合,并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产业战略设计”是以设计思维驱动“政产学研”融合与产业级创新,是设计研究的前沿领域,是设计学创新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本专题针对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开辟“产业战略设计”新领域,提出“设计产业化”战略观,倡导“设计驱动产业,产业赋能创业”理念,探索设计学与产业经济融创升级之路。并通过国家级项目“设计产业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系列成果奠定“产业设计学”基石。
 
本专题结合大量案例,综合性解答以下问题:
1、设计者如何掌握宏观战略思维与底层逻辑思维?
2、文化如何融汇高端装备、品牌与空间设计创新?
3、设计战略如何构建产业战略体系驱动企业升级?
4、如何以设计创新驱动区域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
5、企业如何与高校协同创新?
6、企业如何升级为产业平台?
7、企业如何塑造出一流品牌?
8、产品创新如何升级为战略?
9、如何构建行业与企业标准?
10、何为星云战略与资源系统?
 

三、培训方式及平台
    培训时间2021年1月22日-1月27日(共计18个学时)
    直播平台:全程线上直播,支持免费回看。
四、研修费用
   1、收费标准:RMB 1980/人,费用包含以下内容:
   1) 培训
   2) 培训资料
   3) 结业证书电子版
   4) 发票(电子版)
   5) 证书费